王府井(600859)一举拿下免税牌照后,以连续4个涨停的走势傲视市场。不过,“此消彼长”似乎并不适合现阶段的中国免税行业,行业龙头中国国旅(601888)亦在“狂欢”,上周五股价强势涨停,市值超过2300亿元。
竞争对手纷至沓来,龙头企业却是带着小伙伴们一起嗨,这背后隐藏着怎样的投资逻辑?
集体嗨翻
最近,免税题材成了A股“当红炸子鸡”。6月9日晚间,王府井发布公告称,公司于当日收到控股股东北京首都旅游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转发的《财政部关于王府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免税品经营资质问题的通知》,授予公司免税品经营资质,允许公司经营免税品零售业务。
这也意味着继中免、日上免税、海免、珠免、深免、中出服、中侨之后,王府井将成为我国第8个拥有免税牌照的企业。
对免税业虎视眈眈的还有格力地产和众信旅游。一个月前,前者宣布正在筹划购买珠免100%股权,如果此次收购能顺利实现,那么珠免将成为继中国国旅旗下中免外,我国第二个踏上上市路的免税企业。后者则选择了背靠中免这棵“大树”好乘凉,与中免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。
围绕免税牌照市场战火四起,相关概念股也是一飞冲天,尤其王府井最近4个交易日连续斩获涨停,近一个月更是大涨2倍。
让投资者称奇的是,被认为遭遇分食者“围攻”的免税龙头企业中国国旅,亦跟随摇摆。上周五公司股价直接涨停,创下119.85元的历史新高,市值突破2300亿元,近两月股价接近翻倍。
政策红利
6月11日晚间,中国国旅公告称,同意将公司中文名称由“中国国旅股份有限公司”变更为“中国旅游集团中免股份有限公司”,简称中旅中免。
“改名并不是推高股价的主要原因,毕竟这事大家都有预期。”昨日,记者接触的沪上券商研究员分析。去年中国国旅实现净利润46.29亿元,同比增49.58%,免税业务功不可没。从数据来看,目前免税品销售已经占据公司总营收的比重为95.5%,而负责上市公司免税品业务的正是全资子公司中免,此番改名也是为了“名副其实”。
在其看来,中国国旅股价异动归于海南自贸港建设带来免税市场容量的扩大,公司将凭借在海南的先发布局极大受益。
在《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》中,海南自由贸易港将大幅放宽离岛免税购物政策。免税购物额度从现在的每人每年3万元,提升到10万元,并且在现行38类商品基础上,进一步扩大免税商品种类。
有媒体更是报道,此次免税政策最大的突破口,是将持续8年的单件免税品行邮税起征点从8000元大幅度拔高,在海南买单价数万元的奢侈品很可能不再需要补税。
前述券商研究员进一步解释称,中免长期耕耘海南市场,占据了三亚和海口的核心渠道。政策一旦落地,中国国旅将是最大的受益方。
估值谨慎
从目前来看,各路资本跑步入场,却很难撼动中免的江湖地位。
中金发布的最新研报显示,国内外免税业均存竞争,但仍能形成高集中度。中国一直对免税品采取特许经营的方式,在王府井获得免税牌照之前,中国已有7家公司拥有免税牌照,并且免税是全球市场,竞争来自于全球,而非仅国内。
言下之意,牌照从来就不是护城河,现阶段中免的竞争对手是国外的Dufry AG、DFS、乐天免税、新罗免税、日上免税等企业。
不过,经过这波上涨,市场各方对中国国旅的估值提升空间心怀谨慎。中金上调目标价至132.5元,以上周五120元的收盘价来看,涨幅空间也不过10%。
一方面,根据中国国旅发布的2020年一季度报,该公司出现了2009年上市以来的首次单季度净利润亏损、亏损金额逾1.2亿元。在这份财报中,中国国旅明确指出,虽然疫情向好有望带来消费回流加速,但这一时长可能会拖长。
另一方面,有投资者也向记者表示了自己的担忧,“免税牌照发放停了几年,现在突然重新放开,后面会不会加快发放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