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民网陕西6月12日电 (记者 何淼)教育部“落实全教会 奋进迎华诞”暨“1+1”系列活动发布会今日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举行,相关负责人详细解读《行动计划》并介绍了高校科技创新服务乡村振兴有关工作开展情况。
教育部科技司司长雷朝滋表示,《行动计划》是以高校服务“三农”的优势和特色为基础,汇集各类政策、资源,围绕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需求,推动高校加快构建服务支撑乡村振兴科技创新体系的指导性文件。内容可以概括为:一个体系、两个支撑、三个服务、四个保障、五个原则、六个战略、七个行动。
据悉,2019年1月教育部印发《高等学校乡村振兴科技创新行动计划(2018—2022年)》(以下简称《行动计划》),就推动高校深入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做出了明确要求。《行动计划》出台后,各高校积极响应,贯彻落实中央和教育部要求,进一步汇聚创新资源,深入推动农业全面升级、农村全面进步、农民全面发展。
教育部“1+1”系列活动发布会现场 何淼/摄
注重人才培养 加快成果转移转化
“始终把培养‘懂农业、爱农村、爱农民’的农林人才为立校之本,探索新时代农科人才培养新模式,培养了一大批‘靠得住、用得上、留得下’的优秀‘三农’人才。”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长吴普特在介绍学校落实《行动计划》时这样说道。“我们构建了政府推动,大学为依托,基层农技力量为骨干的农业科技推广新模式,在全国15各省建立27个产业试验示范站、46个示范基地、百余个科技示范园,加快推进技术成果转移转化。”
多渠道助力产业振兴
华中农业大学用标志性成果服务产业富农,多渠道为产业振兴提供人才和智库支持。据校长李召虎介绍,学校多个院士领衔的科研团队,培育出了以油菜、柑橘、种猪、兽用疫苗、绿色超级稻等为代表的标志性创新成果,5年时间共示范推广新成果、新技术200余项,带动发展农业产业新增产值超千亿元。
扶贫与扶智紧密结合助力脱贫攻坚
中国农业大学张福锁院士带领的团队长期扎根农村,设立以“科技小院”为依托的特色农技推广和服务网络与“三农”零距离接触,采用面对面讲课、田间观摩、科技长廊等多种方式,在解决小农户增产增收问题的同时,高度重视农民科技培训和培养农村科技人才。张福锁院士2018年还获得了国务院颁发的“全国脱贫攻坚奖”创新奖。
据悉,今后一段时间,教育部将重点推进《行动计划》的具体落实。统筹资源配置,加大政策支持,引导高校在“双一流”建设中,加大对乡村振兴领域相关学科投入;落实立德树人,强化实践教育,聚焦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的重大需求,推进产教融合,加快农业的“双一流建设”;决胜脱贫攻坚,做好统筹衔接,统筹多方力量,助力贫困地区打造新产业、发展新业态,展现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中的“高校力量”。
标签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