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华社“科学”号5月30日电 特写:“科学”号上的“夜精灵”
新华社记者张旭东
每当夜幕降临,正在西太平洋对马里亚纳海沟南侧系列海山进行调查的“科学”号科考船上,一批年轻科考队员就开始了工作。他们一连十多个小时过滤海水和处理样品,犹如海上昼伏夜出的“夜精灵”。
为最大化利用宝贵时间,“科学”号上实行24小时不间断作业,白天是遥控无人潜水器下潜作业,晚上则是温盐深仪、垂直拖网和多联网作业。负责晚上作业的科考队员过着“黑白颠倒”的生活,每天的晚饭就是他们的“早餐”。
“早餐”之后,“夜精灵”们就开始忙活起来。男队员负责给温盐深仪装上24个采水瓶,女队员开始准备各种瓶瓶罐罐的实验仪器,他们每天晚上要在两三个站位采集不同深度的海水样品。
科考队员、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博士王超锋说,白天作业的遥控无人潜水器主要对底栖大型生物进行调查和取样,晚上主要对海山的水体进行调查,目标包括不同站位、不同深度海水的理化环境特征,以及浮游动植物的群落组成情况等,以便对海山形成比较立体和系统的认知。
科考队员在“科学”号后甲板回收温盐深仪(5月29日摄)。新华社记者 张旭东 摄
温盐深仪采水归来,“夜精灵”们就提着塑料水壶、量杯来接水,将温盐深仪团团围住,分外热闹。他们把样品搬回实验室,然后将海水倒入各种过滤装置中。过滤完后,将滤膜取下,有些加入试剂保存,有些则放入冰箱冷冻。
科考队员、山东大学博士生刘宁华关注的是海水中的细菌。“海洋中的细菌有很多独特功能,比如,它们的分解能力很强。我们就想让这些细菌能为人类所用。”
拿到海水样品,刘宁华要分成两部分来处理。大部分海水用来过滤,得到滤膜后放到零下80摄氏度的冰箱冷冻,回去之后研究细菌多样性;另外一部分海水则是直接涂在塑料平板上,继续培养细菌。这个航次,他的目标是采集2100个样品。
一名科考队员从“科学”号的温盐深仪采水瓶上取水样(5月29日摄)。新华社记者 张旭东 摄
从下午五六点开始,“夜精灵”们一直要干到次日早晨六七点钟,站位比较多的时候要到九点或十点。为支持他们工作,夜里十一点船上会提供一顿夜餐,这就相当于“夜精灵”们的“午餐”,而第二天的早餐就变成了他们的“晚餐”。
一名科考队员说,刚开始作业的第一个晚上感觉挺不住了,“真是困”。但是过上一个星期,白天就想睡觉,晚上就精神了,像“夜精灵”一样。
一名科考队员在“科学”号的湿性实验室滤水(5月29日摄)。新华社记者 张旭东 摄
“海上科研确实很枯燥,晚上一直在滤水、滤水,一连滤20多天。”出过十多次海的王超锋说,“但每天凌晨都能看到海上日出,有时还有彩虹,这也是大自然对我们的馈赠。另外,每次带回去的样品都会有一大批实验结果,也让我们非常期待!”
标签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