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1年元旦,重庆市荣昌区的一座乡村老矿井里举办了一场意想不到的特殊展览——1500张历时百年的婚书首展温暖呈现。这场"世纪婚缘·百年婚书文化体验"活动在寒冷冬日里,吸引了众多周边乃至成都、重庆的游客前来参观。
一场婚书展,回顾百年,折射时光
中华民族蕴含着丰富的婚礼婚俗文化。人生大事,仪礼俗规,婚俗文化历经朝代更迭和风俗流变,不仅作为夫妻的凭证,还包含了历史、文化、社会映像,是时代的缩影和反映。
在三矿井主厂里,墙面上挂满了各式各样的婚书,每一份婚书配以红色背景,颇有几分喜庆的味道。其中年代最为久远的是清朝婚书,红纸墨书,用料、设计都比较简单,但上面写有新人生辰八字、聘礼以及证婚人名字。前来观看的人驻足在婚书前细细品味。
本场婚书文化展精选了中国近现代婚书婚照资料,婚书历史从清末民初,到抗战建国,再到新时期,1500张颇具特色的婚书作为婚姻与爱的"明证",道尽了百年以来的婚俗历史,展现了中国博大精深的婚书文化。
半辈家乡人,讲述故事,回忆过去
本次婚书展活动用有内涵的婚书文化讲述"家"的故事,同时借助传统乡村的文化元素丰富和加强"家"的概念。因此,在新年之际,迎新活动还邀请了通安村的新老村民、三矿井的老工人一起回来迎新年,在焕然一新的三矿井厂房里,以圆桌对谈的形式,一面畅谈通安村发展的历程,一面展望青年参与下的未来,讲家乡故事,述思乡之情。
村里迎新年,留住烟火,迎接未来
举办婚书展的场地是重庆市荣昌区通安村的一座百年老煤矿厂——三矿井。几个月前,这里还是已经荒废数十年的煤矿厂,借助乡村复兴论坛·荣昌峰会的召开和一拨拨来自清华大学、中央美术学院以及社会各界乡建力量的集聚发力,"通安陶艺村"的名气持续升温。
婚书展外,当地政府和乡村共建团队们为新年准备的"乡村迎新市集""三矿井照相馆""家乡故事汇""乡村音乐会"等丰富活动也在热闹进行,将时兴形式和乡村传统场景结合在一起,再现村头集市和乡村记忆,为人们提供了一种从不同角度思考乡村未来的可能性,也让本地村民,不出家门就能享受并参与到本土艺术范与烟火气的"大餐"。
这场迎新大集融合了浙江、深圳、重庆等各地乡建团队,以及荣昌本土青年、村集体、村民,以"陶园"通安村为主会场,发起村民能共同参与的年味活动,激活和推广自然人文资源极其丰富的西南乡村地区,吸引更多城乡群众走进乡村,亲身感受新年的浓厚氛围,丰富乡村焕新体验。
近年来,随着乡村振兴建设的持续推进,通安村建设亮点纷呈,先后建成了茶社、青年旅社、村规民约墙、美丽庭院改造等
基础公共文化设施,举办高品位的乡村文化艺术活动,推动文化艺术融入群众生活,丰富了乡村文化样态,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活力。活动主办方表示,通安村的迎新活动体现出的是未来的乡村将会展示的更多可能性。
免责声明:市场有风险,选择需谨慎!此文仅供参考,不作买卖依据。
标签: